第3节 群落的演替

岩浆覆盖的区域,几年后长出了小草,小动物逐渐来这里定居,后来这里又长出了树木,形成了树林。这里的生物群落悄然变化、不断发展。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

演替的类型

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图2-11)。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苔蘚阶段 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更适应这里的环境,于是就逐渐扩展。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灌木阶段 灌木和小乔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乔木阶段 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在上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在弃耕的农田上,也会发生群落的演替(图2-12)。

这种演替和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完全相同吗?

 

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在杂草的覆盖下,土壤条件会得到改善,一些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

土壤表层的有机物逐渐增多,土壤的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将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会生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弃耕的农田演替出树林,需要数十年时间。如果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了更多的空间,灌木逐渐减少,乔木逐渐蔚然成林。

 

上述两个例子代表了演替的两种类型——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和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这两种演替类型是根据起始条件划分的。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而,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还有: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这两类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等。这些因素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因此,群落就不断地演替。无论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还是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在某一地区,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

 

思考讨论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资料1 我国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郁郁葱葱,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分布着温带落叶阔叶林、疏林灌丛草原、温带草原等。然而,现在的黄土高原上,森林和草原的覆盖率比历史上大幅下降,很多黄土丘陵呈光秃状态。除了气候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是导致这一地区出现濯濯童山的主要原因:自秦代以来,由于移民屯垦和大量砍伐森林,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很快,环境却年复一年地遭到破坏,导致大片森林和草原消失。

资料2 自20世纪60年代起,长江中游某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湖水面积缩减近50%。对该湖泊多种生物的调查表明,水生植物、鱼类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下表)。

 

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例如,砍伐森林(图2-13)可以在短期内改变森林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进而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过度放牧(图2-14)则可能很快导致土地荒漠化,使草原生物群落演替为荒漠生物群落;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图2-15),可能给水生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都是不良的吗?

通过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建立人工群落等,人类活动也可以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例如,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防沙治沙,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沙化土地面积从20世纪末的年年扩展转变为逐年减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盛赞我国是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

在自然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有一定的规律,人类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根据现有情况,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视土地如生命。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和退牧还草,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实现了我国从毁林毁草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历史性转变,改变了过去“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局面(图-16)。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这项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47亿亩。这项浩大的工程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经济,我国于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15年将这项工程列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2018年,我国启动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未来的美丽中国会有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