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对蛋白质分子的设计和改造是通过蛋白质工程来实现的。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它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包含多学科的综合科技工程。

随着分子生物学、晶体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蛋白质工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它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并将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其他工农业生产中。

蛋白质工程起的缘由

为什么要进行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呢?我们知道,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后者可以产生它本不能产生的蛋白质,进而表现出新的性状,这就是基因工程的实质。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这些天然蛋白质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符合特定物种生存的需要,却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例如,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较低,原因是赖氨酸合成过程中的两种关键酶——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活性,受细胞内赖氨酸浓度的影响较大。赖氨酸达到一定浓度就会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所以赖氨酸含量很难提高。如果我们将天冬氨酸激酶中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第104位的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游离赖氨酸的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工程是怎样进行的呢?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

我们知道,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按照中心法则进行的: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形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形成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行使生物功能。而蛋白质工程却与之相反,它的基本思路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图3-17)。

 

学科交叉

蛋白质工程经常要借助计算机来建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模型;要利用晶体学技术来获得蛋白质的结晶体,然后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晶体的结构;要用到基因的定点突变技术来进行碱基的替换。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

蛋白质工程取得的进展向人们展示出诱人的前景。研发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就是生动的实例。天然胰岛素制剂容易形成二聚体或六聚体,皮下注射胰岛素后往往要经历一个逐渐解离为单体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疗效。因此,科学家希望对胰岛素进行改造,从而降低它的聚合作用。研究人员通过解析人胰岛素的晶体结构发现,人胰岛素由A链和B链构成,其中B链的第20~29位氨基酸是胰岛素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多聚体的关键区域,改变这个区域氨基酸的组成就有可能降低胰岛素分子间的作用力。目前,科学家已通过改造胰岛素基因实现了对相应氨基酸序列的改造,使B28位脯氨酸替换为天门冬氨酸或者将它与B29位的赖氨酸交换位置,从而有效抑制了胰岛素的聚合,由此研发出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产品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在医药工业方面,利用蛋白质工程研发药物并不少见。例如,干扰素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如果将干扰素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那么在-70℃的条件下,干扰素可以保存半年;小鼠单克隆抗体会使人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它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科学家将小鼠抗体上结合抗原的区域“嫁接”到人的抗体上,经过这样改造的抗体诱发免疫反应的强度就会降低很多。在其他工业方面,蛋白质工程被广泛用于改进酶的性能或开发新的工业用酶。例如,枯草杆菌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洗涤剂工业、丝绸工业等。迄今为止,利用蛋白质工程获得的该酶的突变体已有上百种,从中可能筛选出一些符合工业化生产需求的突变体,从而提高这种酶的使用价值。在农业方面,科学家正在尝试改造某些参与调控光合作用的酶,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粮食的产量;还有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的思路来设计优良微生物农药,通过改造微生物蛋白质的结构,使它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增强。

蛋白质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高级结构,而这种高级结构往往十分复杂(图3-18)。科学家要设计出更加符合人类需要的蛋白质,还需要不断地攻坚克难。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蛋白质工程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